您好,欢迎来到黑龙江中德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联系我们|在线咨询

引领中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

重要通知

黑龙江中德汽车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招生已全面启动,咨询热线:0451-58654222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新闻动态

黑龙江中德汽车职业技术学校2020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1-04-21来源:浏览:29025




黑龙江中德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2020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黑龙江中德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主要负责人 刘春慧

数据审核人 朱虹

联系方式 13766806288

2020 1 29

地市教育部门审核 哈尔滨市教育局


目录


1.学校情况 1

1.1 学校概况 1

1.2 学生情况 2

1.3 教师队伍 2

1.4 设施设备 3

2.学生发展 3

2.1 学生素质 3

小案例1:我校学生队列和内务管理实行军事化管理 4

2.2 在校体验 5

2.3 资助情况 6

2.4 就业质量 7

2.5 职业发展 7

2.5.1学习能力 7

2.5.2岗位适应能力 8

2.5.3岗位迁移能力 8

2.5.4 创新创业能力 8

3.质量保障措施 9

3.1 专业动态调整 9

3.1.1专业结构调整 9

3.1.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9

3.1.3构建素质教育新课程体系 9

3.2 教育教学改革 10

3.2.1 学校公共基础课情况 10

3.2.2专业设置 10

3.2.3师资队伍 10

3.2.4课程建设 11

小案例2:以赛促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11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2

3.2.6信息化教学 13

3.2.7实训基地 13

3.2.8教学资源建设 14

3.2.9教材选用 15

3.2.10国际合作 15

3.3 教师培养培训 15

3.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5

3.3.2教师培训交流 15

3.4 规范管理情况 16

3.4.1 教学管理 16

3.4.2 学生管理 16

3.4.3财务管理 17

3.4.4后勤管理 18

3.4.5安全管理 18

3.4.6科研管理 19

3.4.7管理队伍建设 19

3.4.8管理信息化 21

3.5 德育工作情况 21

3.5.1 德育课实施情况 21

3.5.2 校园文化建设 22

3.5.3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22

3.5.4 社团活动 22

3.5.5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23

3.6 党建情况 23

3.6.1管理情况 23

3.6.2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24

3.6.3加强党组织建设情况 24

3.6.4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情况 24

4.校企合作 25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5

4.2学生实习情况 25

4.3集团化办学 25

5.社会贡献 26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6

5.2 社会服务 26

5.2.1 培训服务 26

小案例3:网络公益直播,用专业回馈社会 27

5.2.2技术服务 27

5.3 对口支援 28

5.4 服务抗疫 28

6.举办者履责 28

6.1 经费 28

6.2 政策措施 28

7.特色创新 29

案例1: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 29

案例2:学生特色管理案例 32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34

8.1存在问题 34

8.2改进措施 35



黑龙江中德汽车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黑龙江中德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2006年,是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5.66余万元。

学校秉承“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从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纲要》精神要求,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把育人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与根本要求,把为每个学生成才、终生学习服务和全部实现就业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最终追求。在全国首先创新提出培养学生的七大职业核心素养、七大基础职业岗位能力和七大职业必备能力考核的标准,“十五个会”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形成了系统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学校的高质量稳步发展。


(学校实训楼)

1.2 学生情况

学校自2015—2017年停止招生,2018年秋季开始恢复招生。学校招生1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人,生源主要来自黑龙江省,学生巩固率为100%。各项指标与上一年度相比的略有增长。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树德立人的育人理念,全方位服务学生成人成长成才,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1:近两学年学生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招生数

(全日制)

在校生

(全日制)

应届毕业生

(全日制)

巩固率

2018-2019

9

9

0

100%

2019-2020

11

20

0

100%

1.3 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8人;生师比为2.5:1,本科学历4人,占50%,硕士学历1人,占教师总数13%,双师型教师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5%,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人,12.50%。较上年度硕士学历比例提升。

1:近两学年教师情况一览表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专职教师团队,学校聘请省内著名教育专家团队来我校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专家型领导团队、优秀的教师团队、信息化教学手段、互动式的课堂教学、问题引领,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彰显了黑龙江中德汽修技术职业的教学特色和实力。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1.4 设施设备

学校设施、场地、器材均可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需要,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校园内食宿条件齐全,食堂卫生条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图书阅览室共有纸制图书15900册,学校图书数量稳步增加,有供教师使用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生均纸质图书795册。

学校自有实验室11个,总值139.64万元;生均6.98万元,并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实训课的开出率达100%,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1.5个。学校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及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各学科均有完备的教学课件。

3:近两学年学校设施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教学仪器设备值

实训实习工位数

纸质图书数

总数

生均

总数

生均

总数

生均

2018-2019

1236400

137378

30

3

15900

1767

2019-2020

1396400

69820

30

1.5

15900

795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学校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为办学宗旨,秉承“立德、明理、励志、善学”的校训,积极弘扬“自尊、自律、自信、自立”的学风,以“十五个会”和“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目标,全面启动了素质教育改革,在国内首创了全方位、多层次、双学历、多证书的“大中专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对口升学、单考单招等途径,实现上中专即上大专,使每个学生中专毕业可升入大专拿到大专毕业证,真正实现大中专教育无缝对接,学校坚持企业文化进校园、法治教育进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法律意识,获得较好效果,学校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还设有优秀学生干部奖、校级三好学生奖、学业优秀奖、技能进步奖、志愿服务奖、文明礼仪奖、社会实践奖等个人奖项和先进班集体、优秀学风班、文明寝室等集体奖项,每年新学期开学初进行表彰奖励。


(学校办学理念)


2019—2020在校人数为20人,学生文化课测试、专业技能测试、体质测评人数为20人,合格率100%。20人获取中级资格证书,占总数100%。

小案例1:我校学生队列和内务管理实行军事化管理

做法:我校充分利用学生住校期间的有限时间,对学生的管理进行军事化训练。坚持按照军队管理的标准,训练学生的早操、间操、集体活动、寝室内务和教室管理。要求全体师生统一着装,队列整齐、精神抖擞,宿舍被褥整理和物品摆放整齐美观、寝室文化体现学校班级理念内涵,班级卫生干净整洁、布置体现学校文化和班级特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养成教育和军事化管理的推进办法。学校采取抓重点、带全局、逐步深入,抓示范、训骨干、以点带面工作办法,按上述考核和军事化管理项目,每年选出各种项目的标兵班级和部分接受能力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标兵学生,进行示范与训练,以点带面,在全校推广实行。

成效:通过上述内容和办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以此塑造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用养成教育和军事化管理规范人、培养人。


(学生军事化管理和训练)

2.2 在校体验

我校是封闭式校园,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了一丝不苟,课程类型分为:理论课、实践课、活动课、竞赛课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和掌握相应理论知识活动化、竞赛化,活动即课堂,竟赛即成绩,分个人、班级、学年和学校层面竞赛,做到全员参与活动和比赛、人人有成绩有证书。同时我们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全面推广和运用云班课、小鹅通,让学生快乐学习、寓教于乐。

学校创新成立了学生自管会,涉及到学生的有关管理工作,由学生自管会和下设的机构自行或协助学发部管理;团委有关工作和涉及学生的所有活动和竞赛,由学生会和下设机构自行或协助团委开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我、开展活动,在管理和活动中成长。根据工作内容不同可分别由学发部、团委、教研室或相关人员负责指导和开展活动。如小教官军训团、合唱团、技能团、舞蹈团、校园乐团、信息网络团、校园礼仪队、校园摄影团等。成立以兴趣和技能为主的单项各种社团,由学生自己负责组织、管理和开展活动,总体工作安排和宏观导向性工作由团委统筹,学生自管会、老师或相关学生具体指导。通过这些机构的建立和工作,让学生自我管理,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管理中、在工作中成长。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学习实训满意度均达到95%,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均达到92%

2.3 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全部按要求落实到位。每年随着新生的逐渐入学,班主任即随时整理他们的相关资料,九月下旬,学校将贫困学生筛选收集,建立贫困生资助信息库,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及时上报。学生在入学交费时,直接享受学费减免,助学金直接打入学生个人银行卡中。我校2019年秋季学期助学金人数3人,资助金额0.25万元;2019年秋季学期免学费人数19人,资助金额1.9186万元;2020年春季学期助学金人数3人,资助金额0.25万元;2020年春季学期免学费人数19人,资助金额1.9186万元。我校学校发展壮大了不忘办学宗旨的初衷,主动承担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社会的责任,帮助来校求学的贫困家庭孩子,为了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学校特开辟了“工学交替”绿色通道,实现了学生免费就学,自己承担生活费的学习模式,确保学生零学费完成学业,前程无忧。

2.4 就业质量

2019-2020学年学校暂无毕业的学生,但针对实习和就业的工作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学校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是实现学生就业和实习的必要条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学校实行“企业入校即择优录用”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建立长期“人才选拔录用基地”协议,用人企业随时进校选拔招聘人才。采取与企也合作冠名、定向培养的办学模式,使学生一入校就为就业铺平道路,企业可进校提前预订选拔在校学生,学生实习时到企业顶岗实习,实习结束企业考核合格直接留用。

2.5 职业发展

2.5.1学习能力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终身受益。

教学中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提出的问题击中思维的燃点,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掌握终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一体化”就业服务模式。

2.5.2 岗位适应能力

学校通过提前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岗位适应能力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教育、团结合作顾全大局教育、经受挫折不怕困难的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希望使学生在未来就业时观念和行动上与企业达成契合,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受到企业、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2.5.3岗位迁移能力

学校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理念,依靠企业办学,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核心素养和岗位需求能力的合格人才,校企共同设置专业,建立了“车间教室”和“校内车间”。积极引入现代学徒制办学理念,校企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达到专业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每年通过优秀企业进校园招聘会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学生沟通、协作能力不断提升,能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岗位迁移能力较强。目前实习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愉快地工作着、学习着,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5.4 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平时的各种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活动中,积极宣传创新创业的理念,及时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创业政策、法律法规;开展全程化、立体性、分层次的创业教育;针对一年级学生,重点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和创新意识;针对二年级学生,鼓励他们选修创业课程,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尽快找到创业的方向,将提升创新素质训练融入平时的专业学习中。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的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业大赛、模拟职场竞赛,选拔优秀的创业项目并予以相应的指导。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持续性创新,使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3.1.1 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面向行业和企业岗位需要,致力于优化传统专业,做强主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打造品牌专业。积极应对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科学设置专业,在新能源汽修专业基础上设置了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方向的专业,在原来主要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了室内装潢设计、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调整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企业需求,日臻成熟和完善。

3.1.2 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建设具有领先地位、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重点专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依托行业和企业,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使学校通过建设重点专业,实施转变发展思路、打造学校品牌专业、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1.3构建素质教育新课程体系

按照思想道德公民、文明修养自律、身心健康、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第三学期实践、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考核、技能大赛、外语计算机水平、学历提升为内涵的人才培养框架以及各专业学生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专业能力的和理论知识要求,系统开发出新的专业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

构建素质教育课程类型。依照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学校开发了理论课、实践课、活动课和竞赛课的课程类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着力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岗位相结合,课堂上教师是引领者,学生是主体,使学生在竞争和快乐中学习,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2 教育教学改革

3.2.1 学校公共基础课情况

我校公共课开办了《语文》、《计算机应用》《音乐》《礼仪》《思想道德与法律》等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过去“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问题引领、项目教学、小先生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文字书写和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当众讲话和演讲能力。

3.2.2专业设置

我校设有4个专业,覆盖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机械化等现代高科技产业,满足社会人工智能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注重相关课程的衔接及知识的更新,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系统知识。

3.2.3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8人;生师比为2.5:1,本科学历4人,占50%,双师型教师2人、占教师总数的25%,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人,12.50%。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专兼职教师团队,学校聘请省内著名教育专家团队来我校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专家型领导团队、优秀的教师团队、信息化教学手段、互动式的课堂教学、问题引领、项目驱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彰显了黑龙江中德汽修技术职业的教学特色和实力。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3.2.4课程建设

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依托,加强了微课、视频课堂建设,教学普遍推广实行蓝墨云班课、小鹅通APP教学;构建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围绕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将实践教学与资格证书、校内实训与岗位能力、核心素养与文化课程、学生管理与素质教育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接与整合,在国内首创了集中专、大专教育与资格证书培训融为一体的学习模式,开发出了全方位、多种类、多层次、多学历、多证书的的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为着力点,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对接就业岗位为目标,创建了理论课、实践课、活动课和竞赛课程体系,使理论与技能相结合、课堂与岗位相结合、教学与执业相结合、活动与竞赛相结合,为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堂、训练、竞赛和活动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和掌握相应理论知识活动化、竞赛化,活动即课堂,竟赛即成绩,分个人、班级、学年和学校层面竞赛,做到全员参与活动和比赛、人人有成绩有证书。

小案例2以赛促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做法:发动机拆装是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功,是发动机维修的基础操作,维修人员要熟悉发动机结构和运行原理及零部件的组成,严格按照拆装方法才能保证达到维修效果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条不紊的进行蒙眼拆装发动机,动作娴熟敏捷,工具使用得当,充分展示了拆装技术,每位同学都以最佳的状态展现了自身的风采。

成效:我校各专业成精品小班式教学,以赛促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各项比赛中,达到人人有成绩有证书。汽车维修专业举办盲拆发动机大赛,帮助学生以比赛的方式巩固发动机拆装技能,为今后从业打下坚实基础。


发动机比赛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开展入学就能升学的衔接高等教育的“一站式”学习模式。

①为学生提供入学即能升入高等院校学习模式:本学习模式适合中考成绩较好,又想进入第一学历专科以上院校学习的学生。

②为学生提供入学即终身安置就业学习模式:学校针对中考成绩不够理想,想早日就业的学生。

③工学交替学习模式:学校为确保学生能顺利来我校学习,采取减免学费或工学交替等方式,帮助助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全部安置带薪实习后就业。

3.2.6信息化教学

适应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能熟练运用远程、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2020年全面运用了蓝墨云、小鹅通授课,在新能源汽修、无人机专业启动现代学徒制;校企融合培养学以致用的知识型、技能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法上,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打破原来传统的传授式课堂模式,线上,使用蓝墨云班课课前给学生推送微课、PPT等教学资源,安排学生的课前预习;线下的课堂上开展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实施主动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7实训基地


学校有长期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基地,是实现学生全部就业的必要条件。学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努力,与国内众多企业与机构建立了“冠名培养直接就业基地”、“带薪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人才选拔录用基地”“高新实习顶岗实习基地”等,保证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需要;实践课程内容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调整和优化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特殊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基本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提供坚实保障。使实验课的开出率达100%。



(汽车专业实训课)



(学校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名单)

3.2.8教学资源建设

打破原来传统的传授式课堂模式,构建学校自有数据库,将试题、视频、教案、教材分类归档保存。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培养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大我校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合理开发、适当整合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课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试题资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设了适合我们学校情况和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

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专业建设资源库包括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职业标准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专业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资源,该资源同时考虑本专业的普适性和区域特色性。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职业标准、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实训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作业规范、教学录像等资源。实习实训资源库,包括实训项目、实训设施、实训场景、企业见习、校内实训条件、基地管理制度、定岗实习实施及管理制度等资源。社会服务资源库、包括大赛作品库、师资培训项目、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等资源。

3.2.9教材选用

我校面向企业和企业需求,依据国家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要求选用标准化的教材,公共课教材多数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校不断开发校本教材,对历年使用教材进行了取舍和填充,结合岗位需要将原来的中职教育通用语文教材改写成四大模块,五大方面知识的校本教材,特别是语文校本教材更加注重了岗位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涵盖了演讲和表达、写作与沟通、欣赏与鉴赏、国学与素养、朗读与朗诵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校本教材第一部分(演讲与口才)已经编写完成、并投入使用,效果很好,其他几个部分也接近尾声。

3.2.10国际合作

学校大力开拓国际就业渠道,2019-2020年成功洽谈对德、对日、対俄留学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扩大国际化合作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3.3 教师培养培训

3.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和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主要通过下面几个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

3.3.2教师培训交流

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学校积极开展校际、院校交流研讨活动,学校与黑龙江省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开展了同课异构和经验交流,促进了学校办学思想的开放和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校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促进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 教学管理

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学校—专业”二级管理,部门管理职责权限明确。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实施计划管理。按《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实施教学管理,做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立教学管理全程跟踪监控机制,务实做好常规教学检查,教务人员每日巡视检查(日公示)、教学督导组听课、每周教学例会指导反馈、各种专题会议督导教学,除不定期检查外,教务科在每月均组织教研室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督查,确保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部门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按照规范程序编制了课程标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教材选用规范。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开发校本教材。

学校出台了《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教职工基本行为准则》《教学督导工作办法》《听课制度》《任课教师责任事故处罚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督导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督导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全程监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3.4.2 学生管理

学校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创造性开展对学生教育活动,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以法制教育为契机,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日常管理为重点,以班级管理为基础”的工作理念,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完善评估考核方案。

建立班级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班级轮流担任干部,通过轮流执政,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责任感。同学们把校园内的劳动、卫生、食堂秩序、新生军训、校园安全、寝室内务、学生一日常规和班级的日常工作都管理的井井有条。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局面。全体学生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合作者又是被管理者,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体系。

3.4.3财务管理

校财务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提升资金效益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资金用好,开源节流,确保学校的发展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从学校发展的大局着眼,从会计基础工作的细节着手,不断强化部门管理责任制,努力构建“统一控制、权责明确、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体系。

学校财务制度在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细则,制定了财务人员各岗位责任。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高度重视与行政管理、专业业务等制度的衔接和融合。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各部门之间的顺畅沟通和协调,保证各项经济活动规范有序,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3.4.4后勤管理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为本,保障优先”的思想,继续增强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努力发挥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加大校产管理力度。严格校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教师、班级、办公室等领取办公物品需办理登记手续,严禁乱拿、乱用、乱丢、乱放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强用电用水和日常检修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二是加强维修服务意识。认真筹划,合理布局,对学校老旧设施、设备进行改造维修。经常检查学校设备、设施和各部门中的电器、线路、装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隐患,切实做好防水、防触电及防其它意外事故的工作。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坚持菜品留样、观察制度,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排管理人员对食堂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每天对食堂食品和环境卫生进行检查。严把食品入口关,杜绝“三无”食品进入校园,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4.5安全管理

开展安全教育。为增强学生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始终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到第一位。利用班会课班主任在本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多次召开全校安全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关于安全教育工作的精神;开展安全防灾演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生科带领“绿色餐饮”学生干部定期抽查食堂卫生和食材质量;建立各班级安全责任制度,把安全工作深入到基层并常抓不懈。建立学生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制订了《三级值班管理制度》、《值班巡查记录制度》、《防灾应急预案》、《学生请假管理制度》等各类安全工作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签订安全责任状,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无漏岗、串岗,尽职尽责巡视排查安全隐患,人员进出严格把关,认真登记,24小时三级值班在岗(舍务、班主任、学发部),不留安全管理真空地带。校内严管与校外监管相结合。班主任必须登记学生家长和家庭或亲属联络方式,以保证通讯随时畅通,对不明原因缺席的学生,迅速采取各种方式与家长(或监护人)取得联系,杜绝学生脱离监管。

3.4.6科研管理

我校积极从优化教研管理系统,构建引导力强劲的教研激励机制,营造基于实践的生态教研环境,发挥课题驱动和骨干引领功能等方面着力抓教研工作,不仅为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德育措施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保障,还为深化学校队伍建设、优化各项工作措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驱动力。

3.4.7管理队伍建设

走进新时代,共赴新征程。为了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我校高度重视发挥管理干部“领头羊”的作用,不断加强我校管理队伍的建设,积极落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干部队伍。

完善培训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我校开展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培训讲座和论坛,使管理人员的培训经常化;学校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将培训贯穿于日常的工作当中,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相融合;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和研修是一种培训形式也可作为一项奖励制度。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管理人员的培训。

完善考核制度,增强竞争意识首先针对岗位的内容和性质制订详尽的岗位职责、岗位目标和任职要求,这是制定考核标准的依据;其次管理人员的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入手,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的定性评价除了自评,同事和领导的评价外,学生参与对各部门的考核;最后考核的结果是决定能否继续胜任的依据,借此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和竞争意识。

健全激励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激励包含两方面一是精神激励,二是物质激励。首先精神激励着重于对人的关心和爱护,注重道德感召和思想政治工作,我校对管理人员进行年度考核,积极开展评先评优工作;其次物质激励着重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坚持公平、适度、认可和平衡原则。管理人员的薪酬一般包括职务工资和津贴,职务工资与资历挂钩,津贴则根据岗位性质、职务高低和业绩能力来确定。综合测评具有监测、诊断、甄别、筛选、导向和激励等多种功能,而综合测评的关键在于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学校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建立合理的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包括测评方式、测评内容、测评方法和测评重点等。通过综合测评为管理者提高素质提供参照系数,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并依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在满足管理人员的合理要求的同时,对于连续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创造公平竞争、择优聘任、能者上庸者下、人才进出渠道畅通的局面。

完善职员制度,推动体制创新首先根据考核设置,理顺了学校管理人员关系;其次强化了岗位职责和岗位管理,推进了管理人员任用机制转化,强化了以岗定薪和按劳取酬,调动了管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爱岗敬业的教育,学校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对于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学校不断规范学校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建设,也要给予管理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使学校管理人员的流动与社会人才流动体系接轨,为学校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4.8管理信息化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部颁发的标准进行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学校成立了信息中心和网络资源部门,并有专业人员负责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维修,硬件和软件建设达到国家标准中等水平;学校目前已经应用了信息化办公系统、教学软件、开发了教职工绩效考核系统、招生信息系统、电子招生简章系统、建立了网上教学资源库,学校力争在2年时间内达到全面高水平应用。

3.5 德育工作情况

3.5.1 德育课实施情况

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工作,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将德育课纳入教学计划,每个班级都按计划开足开够。德育课名称为《思想道德与法律》开课的节次安排为每周2节,每学期32节同时将德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亲自挂帅任组长,由学发部、团委和班主任等组成德育工作小组,制定学校德育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团委和学生自管会的作用,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

建立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标准,把学生文明修养、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自我管理等作为考核指标,注重养成教育,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情况作为学分,纳入在校期间的总学分当中。学生队列和内务实行军事化管理,抓队列养成训练和内务标准,早操、集体活动队列整齐,精神抖擞,班级卫生干净整洁,宿舍被褥整理和物品摆放美观整齐。

3.5.2 校园文化建设

建校以来学校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纪律为核心的军队文化;以修养为核心的美育文化;以素养为核心的社团文化;以感恩为核心的家庭文化;以奉献为核心的公益文化;以自律为核心的管理文化”六大文化在文化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一训三风”为核心,以“中华传统文化、工匠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为重点,以优秀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为支撑,以丰富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坚持依法治校、文化育人、文化正风的思想,以“打基础建设特色精品学校;利长远,谋求学校跨越发展”为办学目标,努力建设体现新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的精品校园文化。

3.5.3文明风采活动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风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书画展、大合唱比赛、礼仪大赛、演讲比赛;各种球赛、运动会、特色间操表演”等;校园内歌舞升平、书声琅琅、书生意气、校风校训、琴棋书画各种文化气息浓厚、底蕴深厚,优秀的文化浸润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彰显班级和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良好的文化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成果显著。

3.5.4 社团活动情况

学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素质,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由学发部、团委组建并负责指导,通过活动,社团在学校管理、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艺术修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培养。


(篮球社团)

3.5.5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团委、学生会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校团委、学生会、为核心的校园社团组织,下设二级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我管理,自主开展各项活动,自我提高专业技能、自我提高艺术修养,校园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氛围,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培养。

3.6 党建情况

3.6.1管理情况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建强堡垒促发展,以抓党的建设为契机,切实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敢于担当、想事干事成事的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一支勇挑重担、执行力强的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教职员工队伍。在学校广泛开展党旗挂起来、党章学起来、党徽戴起来、党课开起来、党日活起来活动。正是有了坚强的组织领导,才有了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3.6.2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党支部确立了“打基础,建设特色精品学校;利长远,谋求学校更大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确定了“做人做事做精品,谋发展;有心有爱有责任,讲奉献”的工作总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组织学习比赛和知识竞赛,利用早自习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国家政策,对重点知识进行背诵考核。学校党支部和工会关心职工生活,为过生日的职工买生日礼品开生日party,节假日发放慰问品并走访困难职工,向大家传递组织的温暖。

提倡讲政治、讲和谐、讲学习、讲担当、讲规矩、讲奉献、讲良心、讲创新、讲大局、讲理讲情的“工作十讲”。提倡对学生工作做到服务学生有爱心、管理学生有耐心、教育学生有信心有的“三心”。提倡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道德修养、人格修养、文化修养、职业修养、心理素质修养的“六个修养”。

3.6.3加强党组织建设情况。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标准,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全面完成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岗位规范,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号召党员骨干带头发挥示范作用,一是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创建学习型、表率型、创业型、服务型、自律型的“五型”党组织,发挥党支部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3.6.4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情况

建校伊始,学校就把加强党组织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建强堡垒促发展,努力建好一个支部,带好一只队伍,在学校广泛开展党旗挂起来、党章学起来、党徽戴起来、党课开起来、党日活起来活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标准,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全面完成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岗位规范,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4.校企合作

按照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校不断提炼岗位能力标准,为保证素质教育目标与企业人才标准相衔接,使学生进入社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通过与机构和企业共建实习就业一体化育人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岗位任务流程标准,保证素质教育课程与企业岗位能力衔接,实现了毕业生“实习就业一体化”。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按照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校不断提炼岗位能力标准,为保证素质教育目标与企业人才标准相衔接,使学生进入社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实习就业一体化育人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岗位任务流程标准,保证素质教育课程与企业岗位能力衔接,实现了毕业生“实习就业一体化”。

4.2学生实习情况

加强实习管理工作,指导老师定期巡查各实习点,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并及时处理实习违纪事件,每月一次实习返校会。在稳固原有校企合作冠名班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校企合作企业,经考察恰谈,根据六种就业模式制定完善与企业合作共建章程,并与上百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

4.3集团办学情况:分别与合肥哈工大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京飞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兆迪康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黑龙江智慧测绘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大格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广龙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奇瑞路虎捷豹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合作办学。通过现代学徒制与双元制模式达到产、学、研融合,学生入学即企业员工,教师与师傅同时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进行教学与培训。

5.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以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把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率作为治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体现学校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在破解学生就业难上下功夫,坚持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改革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七大关键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有道德信仰法律意识诚信友善的人,培养良好习惯文明自律的人,培养身心健康自信乐观的人,培养有艺术特长礼仪微笑的人,培养人文领域知识广博的人,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人,培养有生活劳动技能自觉公益情怀的人。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体系标准。

5.2 社会服务

5.2.1培训服务

充分利用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机器人、无人机、城市轨道与交通等专业的优质教师资源和实训基地,启动“1+X”证书培训:如无人机操控、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电子竞技员等培训将陆续启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加车展等。

小案例3:网络公益直播,用专业回馈社会



做法:2020年疫情期间开展十余场网络直播活动,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直播。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精心准备和直播,将专业知识与生活百科结合,浅显易懂接近社会需求。

成效:通过网络使更多人了解、认识中德学校,同时向老百姓普及汽车保养、智能化机器人发展、如何操控无人机、电子竞技技巧等知识,每场直播参与及留言互动人数百余人,点赞千余次,得到哈尔滨经济广播关注,邀请做客直播间,深受老百姓认可。

5.2.2技术服务:

一是充分利用我校城市轨道与交道专业优势对吉林客运人员进行了安检内容的培训共60人;二是组织师生到车展进行礼仪接待2次。

5.2.3文化传承

开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搞好文化传承。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学唱一首红歌”等活动,开展“学国学、诵经典”“一手好字”活动,每天的早自习和晚自习都安排一定时间学习、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孝经》《论语》等传统文学作品,并成立学生国学社、诗歌朗诵团、合唱团、演讲团等社团,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教育,使传统文化在学生中间发扬光大。

5.3对口支援

我校在对口帮扶巴彦县民乐乡扶贫工作中,与市教育局领导一行共参观走访贫困家庭,教师们积极采购扶贫农产品,为扶贫工作献上一份爱心。

5.4服务抗疫

为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发生扩散蔓延,确保广大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制定了疫情防控预案,启动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组织力量开展防控,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落实到具体人,及时指导各科室做好防控工作,督促指导学校做好全面防疫工作。

6.举办者履职

6.1 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具备法人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了法人登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校长张甦,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13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学校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非常注重职工待遇的逐年提高,又不断加大办学硬件的资金投入。设备购置投入近增加16万元。

6.2 政策措施

学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促进法》《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诚信办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摸索工作经验,在教学方面制定下发了《黑龙江中德汽车技术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在学生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下发了《在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安全应急预案》通过制度方案的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管理到位。

7.特色创新

案例1: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

一、背景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初中的厌学生,他们在中学时就已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厌倦,对学习不感兴趣,调查发现,他们思维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爱溜号、比较喜欢动手操作。根据职教学生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是我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改革教学模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为此,我们尝试在护理教学中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尝试在行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二、做法

(一)首先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的完成是其主要目标,如果项目任务制定的好,就可以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为学生设立一个情景,用桑塔纳来举例,假设这部桑塔纳在起步的时候会发生抖动的现象,设置问题让学生对发生抖动现象的原因感兴趣,进而带学生去了解汽车各个零部件,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从而了解这些零部件工作的原理。

(二)根据前面设定的项目任务来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

在教师设定好项目任务之后,学生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研究,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的时候,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来对所设定的问题进行收集资料以及查阅资料,并且对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再对这些分析的结果进行不断的探讨、补充和修正。在整个过程当中,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不能全程参与学生的小组研究分析,也不能直接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在学生项目的执行过程当中确保学生能够收到实效

在项目教学法当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且要以完成任务为整个项目的目标。在强调学生为主的时候,并不是说老师就显得可有可无或者是无事可做了,相反在学生进行项目完成的过程当中,老师要作为整个项目过程当中的掌控者,对整个项目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对任务完成的情况有一个非常熟悉的了解和掌握。因为老师是整个项目的设计者,更是整个项目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当中是一个协助者。所以说老师在布置设计好这个项目任务之后, 要对学生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讲解与相应的技术指导,以便于更好的协助学生去及时地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法汽车维修实训课)


(项目教学法汽车维修实训课)

三、成效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关系。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后访谈等情况,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参与程度高,乐于学习,积极思考、思维活跃,踊跃回答问题,大胆发言,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常与老师或同学就某个问题进行争论,学习氛围好。课余时间她们经常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心事、甚至是个人隐私,把老师当成了朋友、亲人。

(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一是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高。在期中、期末考评中,把知识放在一定的临床情境中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平均成绩明显提高,不及格率明显下降。二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教学方法的改革锻炼了教师技能,提升了教师队伍水平。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模式在汽车维修教学当中的实践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改革,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在汽车维修教学当中要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模式,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2:学生特色管理案例

一、背景

建校以来,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大校园文化。我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一训三风”为核心;以“中华传统文化、工匠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为重点;以“六大文化”为支撑;以丰富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坚持文化育人、文化正风;以“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为重点,坚持培养学生职业专业能力为支撑,坚持培养学生公益习惯为基础,实行学生终身全程跟踪服务管理,使每一名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后成功就业”为办学目标,努力建设体现新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的精品校园文化

二、做法

(一)以纪律为核心的军队文化:多年的教育摸索中,建立了一整套军事化、封闭式管理体系,在校养成学生自律规范的生活起居作风,入校后由学生组织训练选拔的优秀小教官为新生做内务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作息、规范的内务、严谨的作风,渗透给学生严肃的军队管理制度,利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一整套小教官的军训管理体制,重点在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二)以修养为核心的美育文化

通过校园各种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形成良好氛围。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中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礼仪讲座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学校网络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礼仪建设。

(三)以素养为核心的社团文化

以社团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往人们只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觉得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坏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通过每周三,每周五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融德、智、体、美、劳为一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创建了开放的新型教育教学形式。学生社团活动具有思想性、主体性、协作性、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社团的组织和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智能全面发展。

(四)以感恩为核心的家庭文化

感恩教育是人性化教育和家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学校创建“家庭文化”氛围:人人都相互尊重、人人都相互帮助、人人都享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体验快乐、人人都体验成功。学校每个假期创新开展“第三学期社会实践”要求学生打一份工、学会做家常菜、承担家务劳动,为长辈们做一件以孝为核心的事情,在感恩中学会回报,学生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让感恩社会、尊重他人、理解宽容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五)以奉献为核心的公益文化

我校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传播公益事业,让公益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让公益成为师生的一种责任。每个班级都有一项群体性公益项目、每个学生都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公益活动,每学期都会有针对性的对有困难的学子组织捐助,学校统一收集整理日常生活必须品成立爱心小屋,提供给有需要的组织和个人,培养学生传播互助精神,传递奉献正能量。

(六)以自律为核心的管理文化:我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校生实行自主管理机制,班级学生人人有管理,你管卫生我管学习,每个自治团体都有教师带队,结构紧密,学生从饮食起居到纪律卫生都有管理小团队,从学生领导干部的选拔,到学生组织活动的安排都有严格且细致的公平、公开的管控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三、成效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校的所有特色管理及文化建设基于我校核心素养理念中对学生培养“十五个会”的核心指导思想,让学生们在校期间锻炼成为拥有十五种品质的合格人才,以适应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青年、面向未来的正确发展思路。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实训设备和其他学校相比还有距离。

2)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

3)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8.2改进措施

1)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各类项目创建工作,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从争取企业支持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2)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2020年信息化教学“蓝墨云班课”、小鹅通APP全面铺开,现在学徒制在汽修所有专业试行启动。搞好校本教材开发,完成科研立项。

3)努力高效开展教师培训,有计划安排交涉到企业开展锻炼,提高操作能力。



走进校园
学校简介
资质队伍
专业设置
专业介绍
技能培训
行业动态
学校风采
校园环境
实训环境
学校新闻
新闻动态
实习就业
合作基地
优秀毕业生
就业信息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哈尔滨市长江南路468号
咨询电话:0451-86502277
0451-55679333/82152788

品牌网站建设:鸿孚科技